(通讯员 雷礼)3月27日,市委政研室机关党支部与长江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党支部联合开展3月份“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主题党日活动。
在调研中,全体党员先后参观了北京盈科(荆州)律师事务所、长江大学校史展览馆、法学院教学科研场所,现场了解法律服务机构运行机制和“两新”组织党建情况,实地感受长江大学厚重的校史文化和“求实、进取、创业、报国”的精神追求。
活动中,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诵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2025年一季度中央层面专项工作机制会议纪要》《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2025年工作要点》《关于在全市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3名党员围绕学习内容和活动主题进行了研讨发言。

在交流环节,长江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胜美指出,主题党日活动是提升党员意识的重要途径,是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方法,是抓好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抓手,是规范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这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严谨规范、细致周密,是改进工作作风、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具体体现,保证了“党味”、突出了“趣味”,值得每个党员“回味”。要认真总结经验做法,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实施干部素质提升“六大行动”等结合起来,更好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全力在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上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市委政研室主任吴应波围绕“深化拓展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这个主题和“信仰”这条主线,讲了四点意见。一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持续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二是坚定中国精神信仰。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是共产党员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的生动体现。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弘扬中国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扎实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月”活动,让群众感受到党员就在身边。三是坚定法治信仰。良法善治,民之所向。法治是规则之治、法律之治,具有权威性、确定性和可预期性,是最为可靠、最为稳定、最可信赖的治理模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要坚定信仰法治,增强法治观念,尊崇和遵守宪法法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要厚植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深入学习贯彻《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依法依规明晰基层权责,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进一步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健全为基层减负长效机制。四是共产党员绝不能信仰宗教。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唯心主义世界观。新时代新征程上,要自觉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不能信仰宗教,不能参加宗教活动。
长江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周胜美、院长李华成,市委政研室机关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三级调研员占中华,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张郭洪、曾庆安,市委政研室机关党支部全体党员和长江大学法学院研究生党支部党员代表参加主题党日活动。
(审核 周胜美 编辑 盛文军)